技术支持
南海大沥在57个单位试点垃圾分类一年多实现垃圾减量312吨
本月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史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大家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时,南海区大沥镇57个试验机构的居民已经很熟悉。
从2017年12月开始,沥青分两次选择共计57个试验机构探索垃圾分类的全链处理路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垃圾分类已成为当地许多居民的日常习惯,通过实施源分类和后端处理链,沥青实现垃圾减少312吨。
积分制鼓励市民参加垃圾分类。衣服和纸皮是可回收的垃圾,厨房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昨天上午,在大沥镇名汇苑区,80岁的肖邦熟练地把垃圾投入了不同的箱子。像这样的垃圾分类工作,肖邦和邻居们已经做了一年多了。
2017年12月,肖邦和妻子刚从农村搬到名汇苑。此时,大沥镇选择30个单位进行垃圾分类试验,名汇苑被列入其中。
刚开始实施垃圾来源细分的时候,肖邦和邻居们说:以前农村的所有垃圾都扔在大池子里,这里在家里分开扔掉,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了解决居民的困惑,广东汉兰智能环卫服务有限公司定期在名汇苑等试验机构开展宣传活动和资源回收日游戏活动的同时,小区在醒目的地方、垃圾箱上设置宣传卡,引导居民正确投入垃圾。为了进一步提高邻居的参与率,名汇苑率先投入智能垃圾回收箱,市民用门禁卡等卡绑定账户后,正确投入垃圾可以得到积分报酬,可以用于更换纸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经过一年多的宣传推广,名汇苑小区居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现在住宅区的每两栋大楼都设置了分类垃圾箱,居民在扔垃圾之前看看。住宅区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馀用芳说,现在住宅区居民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再乱放垃圾,住宅区的环境也变好了。
完善垃圾分类全链处理,基于最初的试验,沥青在2018年综合筛选了第二批共计27个垃圾分类试验机构。据广东汉青智能环卫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章淑贤介绍,目前房地产区和城市社区主要实施三分类,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升学校增加了厨房垃圾,实施了四分类。沥青不仅在源头上进行垃圾的细分类,在后端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垃圾运输链。
据章淑贤介绍,57个试验机构设置了垃圾暂存点,绿电公司的专用车不能回收垃圾,可回收公司可以收集废纸皮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暂存一定量后统一运送到危险废弃处理机构。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推进了大沥镇垃圾减量。自大沥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不断提高,至今共减少垃圾312吨,其中可回收311271.84公斤,有害垃圾1028.3公斤,垃圾减少率达2.8%。
现在,沥青在试验性的基础上加大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准备之后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固体废弃处理。
本文关键词:南海,大沥,在,57个,单位,试点,垃圾,分类,一年,米乐m6官网下载
本文来源:米乐m6官网首页-www.pushizangmin.com